“9.9元的短袖被仅退款,浙江一卖家从义乌横跨一千多公里找买家讨公道。”类似新闻或成为历史。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售后服务成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重要纽带。近日,淘宝更新了售后服务相关规定,旨在通过调整“仅退款”策略,达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售后体验。
每经编辑:李泽东近日,淘宝公示了关于变更其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提案,其中新增了淘宝基于平台自身大数据能力,识别多维度结合,对于买家发起符合相关情形的售后,做出快速退款或退货退款的规定。随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据了解,该提案已于昨日(12月26日)正式实施。
自2023年,随着主流电商平台纷纷在售后服务规则中增加“仅退款”的条款,这项服务也不断成为电商行业的服务标准。最新消息,淘宝宣布将从8月9日起陆续针对仅退款上线一系列调整。根据新规,优质商家不会被平台主动介入要求“仅退款”。
电商世界,又到新的关键节点。 就在7月,#仅退款动了谁的奶酪#登上热搜,至今阅读量已达1.3亿,有报道称,自仅退款成为电商平台标配以来,社交平台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买家“薅羊毛”教程和商家维权起诉教程,买卖双方激烈博弈,相关纠纷诉讼不断。
2023年12月26日,淘宝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正式生效,引入了“仅退款”,次日“淘宝将支持仅退款”的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在此之前,京东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中,同样出现了“新增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交易纠纷新增支持用户仅退款”。
华商网讯(记者 王欢)近期,#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后赔偿800元#、#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仅退款薅羊毛或涉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网络上出现众多仅退款相关教程#等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也把各大网购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政策送上了风口浪尖。
网购常见,网购遇到问题找商家退款或者是退回换货也很常见,现在一些购物平台上甚至直接开启了“仅退款”功能,有问题的货可以把货留着,钱退回去。这个功能原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督促商家提高产品的质量,奈何现在有人开始钻起了空子,想方设法地靠着仅退款获取商家的产品,喝商家的“血”。
连日来,“1400元的洗衣机因无法安装被仅退款”“网购11元衣服仅退款被判赔800元”等与仅退款有关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引发人们对“仅退款”模式的关注。半年多以前,电商巨头们开始推出“仅退款”。然而“仅退款”逐渐显露出弊端。如今,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始纠偏。
杨佩/红星资本局线上购物,是平台、商家、买家三方的事。而在2024年,仅退款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消费者购物体验提升的同时,也滋生出“羊毛党”现象,令部分中小商家受到损失。为何全网电商都激进all in“仅退款”?为何这一诞生已10年的规则,却在去年备受争议?这是一项坏规则吗?
业内:“仅退款”是部分平台引流手段,消费者需警惕高额会员费,避免得不偿失。随着越来越多的“仅退款”纠纷,业界发现,这项刚诞生时能有效提升购物体验的政策,在实际执行上存在漏洞与争议,反而引发部分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
我不反对仅退款,但有前提条件。所有的仅退款应该是建立在商家没有发货的情况下,买家可以申请仅退款。但凡商家已经发出了,仅退款就是强盗行为了。前段时间有一位买家在某平台上买了1万多元的电器,商家已经全部发出,货已经在运输的路上了,买家申请仅退款。买家的理由是,我不想要了。
线上购物,是平台、商家、买家三方的事。而在2024年,仅退款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消费者购物体验提升的同时,也滋生出“羊毛党”现象,令部分中小商家受到损失。为何全网电商都激进all in“仅退款”?为何这一诞生已10年的规则,却在去年备受争议?这是一项坏规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