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部队扩编时,该班调出5人,仅剩1人,后来陆续补进老战士4人,新战士4人,该班虽有老兵5人,但是,训练有素的骨干少,正副班长都是1977年入伍的战士,技术还可以,但是战术很差,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不会组织训练和实施指挥。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中,面对我军大兵团作战的迅猛攻势,守不住阵地的越军,只能化整为零,化军为民,三五一伙,四处逃窜,和越南老百姓混杂在一起。因此,被我军抓获的越军俘虏,身份情况非常复杂,军民难分,官兵难辨。
1979年3月4日早晨6时50分,在广西友谊关方向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任务的广州军区55军,集中了21个师属以上炮兵营共计276门大口径火炮,对越南谅山市南市区,及其以南5公里的主要制高点、防御工事等37个目标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准备,打出炮弹5520发。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规模最大的作战行动,即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参战部队达到55万人,作战地区位于越南北部边境六省,作战时间历时28天,取得了攻占越南21个县市,歼灭越军5.7万余人的战果。
对军事有过了解的朋友一定对对越反击自卫战不陌生,中国和越南在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的邻国柬埔寨被越南全面占领,越南也由此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眼看着边界安全受到威胁,我国采取了必要措施,在广西和云南中越边境地区, 中国人民解
1978年夏天,越党四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南攻北防的军事战略总方针,决心尽快“夺取西南边境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因此将军队主力集中部署于西南方向的越柬边境,并于1978年12月25日发动了全面入侵柬埔寨的战争,由此导致北部中越边境地区兵力不足。
在这29个师中,只有8个师是甲种师,其余21个师都是简编的乙种师,受领作战任务之后临时扩编为甲种师,从执行农业生产、国防施工、营房建设任务,突然转为执行作战任务,那么从农田和工地走向战场的他们,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