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5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目前,小美(化名)已完全停用抗排斥药物,顺利出院。经检索文献,这是国内首个公开报道的骨髓移植自然诱导肾移植早期免疫耐受病例。
近日,中大五院泌尿外科手术团队为45岁的“移植肾功能衰竭”患者李先生(化名)进行了珠海市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肾源来自于他的妹妹。经过10天的治疗,目前兄妹二人均恢复良好已出院。李先生15年前被确诊为尿毒症,当时他父亲决定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到儿子体内。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的母子俩用点赞的方式对医护人员表达感激。记者秦丽云 摄39岁的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在找不到匹配肾源的情况下,66岁的母亲不顾年老体衰,请求医护人员为她做器官配型,并在配型成功的情况下毅然捐肾救子!近日,这对母子在第九二四医院顺利进行了肾脏捐赠和移植手术。
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母亲、妻子边聊天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刘林(化名)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美好的全家共度新春的场景,真的久违了。前几年,因为他的肾病反反复复,过年即便聚在一起,家人的话都不多,气氛会莫名沉重起来。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通讯员 陈春丽 龚雨西六年前,一场生命接力在湖北武汉悄然上演,林女士(化姓)因身患尿毒症生命岌岌可危,关键时刻,她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捐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脏,为女儿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六年后,母爱的奇迹再次延续,今年8月底,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危急重
“谢谢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经过10天的治疗,7月19日,赵先生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顺利出院。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团队成功为34岁的尿毒症患者赵先生进行了珠海市首例跨血型亲属捐献肾移植,肾源来自他的母亲。
妈妈给了他第一次生命,他从未想过,还有第二次。昨天(5月7日)出院的郑诚(化名)感慨。几天前的5月2日,他和妈妈都躺在了浙大一院的手术台上,妈妈的一只肾脏被移植到他体内,未来将以这样的方式延续郑诚的生命。郑诚是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第8000例肾移植受者。
“我要救我的孙儿!” 14岁的男孩小汀数年前被诊断为Alport综合征。近1个多月,小汀进入尿毒症期,同时伴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并发症,急需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经过严格规范的伦理审查,六旬奶奶捐赠一侧肾脏避免透析过度。
6月12日一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病房内,年过六旬的小汀(化名)奶奶出院前来向孙儿告别。此前一周,14岁的小汀顺利接受肾移植手术,捐赠者正是自己的奶奶,这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今年顺利完成的第一例活体亲属肾移植。
而就在11月12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牛玉林的团队与多学科相关科室合作攻关,成功将一位血型为A型母亲的左肾移植给血型为B型、患有尿毒症的儿子。据悉,这是贵州第一例跨血型肾移植手术,标志着我省肾移植技术步入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