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越南胡志明市,摩托车将一条主要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视觉中国)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 ●甄 翔东南亚摩托车市场规模庞大,商机广袤,这里曾见证过中国摩托车企业“走出去”的短暂辉煌,也留下过深刻遗憾和市场教训。
九三年时刚骑摩托车时,那时感觉有,铃木王,五羊本田,嘉陵本田145,黄河川崎250,豪迈,三阳野狼,光阳,厦杏125,木兰,重庆80,钻豹,EN125.250等等,那时候价格太高了,那时能拥有这辆车放现在就像开一般的豪车一样啊!
在八九十年代,看到骑摩托车的,一定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80年代的幸福250摩托车,档位是上挑1.下踩.空.2.3.4档,3.4档之间有个空档便于滑行,但空档灯不亮,实际需滑行时往下踩住档位杆就可滑行了,因档位杆同离合器是半自动的。
提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摩托车,脑海中出现许多大牌车充满了我们的记忆,嘉陵,本田,幸福,五羊,福先达,春燕,钱江,港田,宗申,大运,捷达,轻骑,劲霸,劲隆,粤华,粤龙,鑫隆,天马,西马,林肯,铃木,豪爵,春风,等等还有很多一下记不起来的牌子摩托车。
本田CB125T本田王,本田王以风冷双缸,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我们地区流行,当时要价30000多,近4万,可有钱人依然趋之若鹜,纷纷托人搞关系购买,与铃木的GS125,GS125R,和雅马哈的SR125Z,TZR125,大量出现在各个角落,成了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
30年前,还是咱们国家不禁摩的时候,那时候谁家有辆摩托车,绝对属于人上人。感觉就像现在有一辆10万元代步车差不多。而那时候,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天花板级别的车型。第一个本田W1N100,车是好车,可是价格却不贵。
八九年我十二岁的时候就学会骑摩托车了,每次我爸中午下班回来我就把车骑出去和小伙伴们玩,我妈每次让我给姥姥送东西我也要求骑摩托车去,路上行人都是羡慕的眼神非常神气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开个豪车也没有那种感觉了。
嘉陵50,嘉陵轻骑,我们这叫红公鸡,红公鸡,刚出来的时候是进口本田发动机,声音好听,自行车脚踏启动,嘉陵CJ50,那是一款弯杠的轻便摩托车,桔红颜色很是显眼,用脚踩左右脚踏配合减压手柄起动,白金点火,以后改为脚踏反弹起动和电子打火,也是重庆嘉陵机器厂生产的经典车型,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首选,特别适合乡村和山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