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手艺95】西兰卡普讲述人: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荆楚工匠唐洪祥光明日报记者张锐、王建宏、严德勇 光明日报通讯员张黛眉采访整理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以其设色鲜艳见长,被誉为“土家之花”,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纬交织流淌出西兰卡普图饰,金色流光缓缓汇聚到正在织布的祖孙处,男女主人公西兰和卡普的爱情故事徐徐展开……在恩施大剧院,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融合“非遗+科技”,精彩的民族文化演出和现代科技的赋能,现场掌声不断。
↑4月24日,在宣恩县高罗镇麻阳寨村的西兰卡普传承基地,湖北民族大学学生学习编织西兰卡普。新华社发(宋文摄)春暖花开时节,湖北省宣恩县西兰卡普传承基地迎来各地的学生前来研学。学生们在这里了解土家织绵文化、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夏日的午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桂花树社区浓荫如盖,一座位于半坡的三层小楼里不时传来木织机“吱呀”作响的声音。 走进这座名为土家织锦博物馆的小楼,81岁的博物馆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洪祥和老伴刘秀琴在向大家讲解示范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编织过程。
中新社湖北恩施8月18日电 题:西兰卡普弄潮“最炫民族风” 华服之美历久弥新作者 武一力暑期旺季,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旅游热,也刮起“最炫民族风”。游客们在这里“沉浸式”体验风土人情。8月16日,一位身着西兰卡普的恩施土家族女孩。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近日,湖北省工会举办的首届“e有绝活”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落幕,来自湖北恩施的湖北允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部门经理谭艳华,凭借“西兰卡普”绝活,荣获“新就业形态+传统公益类”赛项“十佳绝活奖”。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
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是我国土家族古老的民间织造工艺。它蕴含着一个多地域分布民族群体共有而又独特的思想文化,具有艺术、生活、审美等特征,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土家族织锦技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织造工艺。作为非遗,它最近和热门手游《光与夜之恋》完成了一次跨界联动。古老的织造工艺能否吸引二次元玩家?西兰卡普的创新之变又能为非遗传承带来哪些机遇?
10月28日,织锦女工使用传统织锦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当日,数十名织锦女工在湖北省来凤县龙凤文化中心广场现场进行“西兰卡普”制作,普及非遗文化。“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织锦,其技艺历史悠久,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编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