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晚致敬!春晚,一直坚守着梦想相通、心意相融。三十余载,春晚就是那个共同的“精神火炉”。在这方舞台呈现的作品,有团圆与喜乐的“年味儿”弥漫于广袤的国土;有温馨满溢的热切情怀,让“共看明月应垂 泪”的家国情在心中升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当时也非常紧张,但是那是春晚的舞台,可不能出半点差错,所以最后还是自己调节心态,以最好的状态演唱完我在春晚上的第一首歌《浏阳河》,得到了很多掌声,所以应该还是受到了大家的认可的。
今年春晚不一样。有人说它是微信年会,有人说这开启了互联网一个新的时代,全民摇红包好大的生意。今年春晚其实一样——它记录一年,记录时代。习主席经常强调家。2015羊年“春晚”的主题定调为“家和万事兴”,春晚主体节目歌舞和小品相声自然应充满温馨情怀。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这是2000年春晚时,张也和郁钧剑演唱的歌曲《家和万事兴》。通俗易懂的歌词唱出了家庭的和睦和幸福,令人印象深刻。如果问,幸福家庭的秘诀是什么?“家和万事兴”这句老话,出现的频率一定会很高。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海2月19日专电(记者叶健 陈弘毅)春晚不仅是全球华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年夜饭”,日新月异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着每年春晚的某些“关键词”。2015年春晚落幕不久,这些“新热词”已经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公元2000年,对中国流行音乐来说,有三个重要关键词——网络音乐、数字音乐和选秀。奥运年,歌坛百花齐放“我宁愿你冷酷到底让我死心塌地忘记”歌迷的欣赏口味随着国内外音乐资讯的流通在发生改变,R&B唱腔出现、韩流逼近,流行和摇滚不再是两分天下。
从1983年至今,央视春晚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成为了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39年来,央视春晚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节目内容和舞美上都不断寻求突破,尽管对于春晚的吐槽声总是不绝于耳,但是春晚仍是中国最大的“国民狂欢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