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段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东华大学期刊理事会年会暨校企合作论坛在沪召开,学科专家、科技期刊相关负责人、权威数据库机构及200多家期刊理事单位代表就行业最新技术趋势及成果转化展开分享和商谈,打造行业和期刊集群发展共同体。
作者:徐建伟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基本盘、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长板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开发一件人工智能工具,将海量的知识化为科学工作者手中的利器呢?在新春伊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给出了一个答案,其推出了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材料科学 AI 工具——MatChat AI智能体。
两会访谈 | 适应时代变化 拥抱科技创新——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原主任 赵宇亮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它们对答如流与奇思妙想,带给用户新奇的体验,让不少人选择在闲暇时“与人工智能聊聊天”。蛇年伊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发出MatChat AI Agent大模型,让“人工智能+”率先走进材料学专业领域。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新材料研发范式,加速产业变革。近日,《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新材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一批“AI+新材料”融合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2023年11月底,Google旗下的DeepMind在杂志发表了重磅论文,宣称他们开发了用于材料科学的人工智能强化学习模型Graph Networks for Materials Exploration ,并通过该模型和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计算,寻找到了38万余个热力学稳定的晶体材料,相当于“为人类增加了800年的智力积累”,极大加快了发现新材料的研究速度。
长期以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科技委主任彭寿带领团队深耕玻璃新材料领域,通过持续的创新与转型,他与团队开发出世界领先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世界最薄的0.12毫米超薄玻璃、中国首片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引领中国玻璃工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