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网络上有两个词出现比较频繁,而且经常放在一起引发热烈讨论。这两个词在网络见政圈与历史圈应该说比较熟悉了,但是在一般大众那里,恐怕还有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说过。那么这两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呢?先说一下,两个词都不能算是好词。
大唐景龙三年,由于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接连遭受水旱灾害、再次出现粮荒,于是,有大臣建议唐中宗效仿他的父亲唐高宗和母亲武则天,搬到洛阳“就食”,以方便接受江淮一带的粮食供应。没想到,唐中宗却发了好大脾气,他愤怒地说:“岂有逐粮天子耶?摘自 | 《领导文萃》2020年7月上。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话一直没人信,直到帝国主义自己跳出来承认!就在前不久,美国众议院以351比36票的绝对投票优势,通过一项代号为“HR 1157”的法案,并将其命名为“对抗中国恶意影响基金”。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又是对付我们的了。根据该法案,美国将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拨款3.
一次演讲,一分钟不到,背后的万斯与众议院院长起立鼓掌三次,这比斯大林时代都夸张啊。外交失败了,你看民主党人没有起立鼓掌,通货膨胀压不住了,你看民主党人没有起立鼓掌,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军出现事故,都可以说民主党人没有起立鼓掌。
现在我们提到日不落帝国,往往指的是那个统治面积一度高达约3550万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国,但实际上,西班牙才是最初的那个日不落帝国,不仅巅峰时期能脚踢法国,拳打英国,而且面积也曾有3150万平方公里之多,论起辉煌程度,并不弱于大英。
隋朝开皇十四年,关中地区发生严重旱灾,夏粮颗粒无收,为此,立都长安的隋文帝不得不带着一干王公大臣东移到洛阳就食,因为在当时,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地窄人稠,所产的粮食在平时就已经难以满足关中地区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一旦出现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关中地区更是经常发生饥荒和“人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