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近日,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用无人机拍下了13只豺集体活动的罕见画面。画面中,13只豺拖着长尾巴,在戈壁中集体“出行”,爬坡过坎,体态非常轻盈。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小类似于家犬,山地、丘陵是它们主要的栖息地。豺喜欢群居,以围猎其他动物为食。
12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甘孜州林草部门获悉,日前甘孜巴塘县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近年红外相机监测影像资料时,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豺的照片,这是甘孜州近年来首次在野外记录到豺的影像资料,也是四川省自2013年在黑水河保护区首次监测到豺影像资料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眼下,北疆大地依然被冰雪覆盖,野生动物生存面临考验。九师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志愿者不畏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倾情守护野生动物,用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责任。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志愿者都在忙些什么。
站在“准噶尔山门”的阿拉山口向北远眺,在与天相接的地方有一条耸起的高山,那首经久传唱的《小白杨》,其出处小白杨哨所就在那里,山下就是中哈两国边界,甚至在晴朗天气可以眺望看到阿拉湖湖面上晚霞与湖水交相辉映的美景,这座山就是巴尔鲁克山。
近日,在普洱市的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整理安放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时,发现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豺的珍贵视频视频中,一只毛色金黄、耳朵尖而上翘、尾巴黑色,外形酷似狗的动物匆匆跑过。豺,别名印度野犬、亚洲野犬,外形与狼、狗等相近,是一种凶猛的动物。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山管护分局了解到,近日,该局技术人员整理设置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红外相机资料时,惊喜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豺现身丙中洛双拉洛区域,这也是该区域近年来首次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活动的身影。
这已经不是当地第一次发现豺的身影,早在2021年初时,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在红外相机里发现过豺的身影,因为豺过于罕见,刚开始时工作人员还以为是附近的狗跑到了保护区内,经过专家仔细辨认后,确定这些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豺”。
在野生动物中,很多的猫科动物都令人十分害怕,其中例如像老虎、猎豹等这些动物,甚至在前段时间中,还有关于豹子出逃的信息,这也引起不少人的担心,因为对于虎豹这种动物来说,人类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虎豹成为猛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我国内,可是有着“四大猛兽”,而这四大猛兽就是豺、狼、虎、豹,这四大猛兽中,老虎和豹子都是排名靠后的,狼的话大家也认识,那豺为啥能成为“四大猛兽”之首呢?
中国有一个成语“豺狼虎豹”,这其中狼我们见过,虎我们见过,豹我们也见过,唯独这个豺是什么动物?豺其实是一种长相类似于狼的犬科动物,曾几何时它们在亚洲的分布范围比狼还要广泛,以至于让人恐惧,排在成语的第一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的219国道(G219)全长10065公里,是中国首条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公路,也是中国目前里程最长的国道。它北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从寒温带的阿尔泰山西侧,一直绵延到亚热带的北部湾畔。
这两天,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在回收分布在天山深处的红外相机时,发现刚刚过去一年中多种野生动物的活动踪迹。镜头中,狼群结队觅食,展现群体协作,绿瞳在红外线灯光下串联跳动。马鹿凑到摄影机前好奇打量,成群结队在山林间悠闲散步。
2021年6月初,祁连山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在对布设于甘肃省张掖市黑崖沟区域的红外相机进行例行维护时,发现红外相机记录了一个豺群活动的场景,该豺群成员多达14只豺,这是该区域首次记录到大规模豺群活动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