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吸烟者误以为在自己家门口、楼道、楼梯间或电梯里吸烟是个人自由,但这些地方都属于室内公共场所,《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健康,且违反法律法规。
来源:【深圳卫生监督】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普及很多市民的控烟意识越来越高但还是有部分场所存在有人员在禁烟区域吸烟的情形大厦写字楼楼梯间是吸烟高发区我们一起来看看👇👇👇消防通道发现5名违法吸烟者近日,南山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某大厦的两侧消防通道进行控烟巡查,半小时左右的
天津红桥,隔壁老王认为,无良邻居在楼道抽烟,二手烟危害健康,便起诉卫生部门,要求严厉处罚邻居。老王认为,邻居老孙在楼道里吸烟,多年来,自己深受二手烟其害,于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卫生部门举报,要求禁止老孙在吸烟区域吸烟,并对其不听劝阻的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
南都讯为进一步巩固深圳市控烟执法工作成果,督促深圳市各类禁烟场所落实《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深圳控烟条例》),履行控烟职责,强化控烟执法行动,深圳市控烟办于5月27日至5月31日期间,在全市组织开展控烟督查。
新民晚报讯(记者 左妍)不少吸烟者误以为在自己家门口、楼道、楼梯间或电梯里吸烟是个人自由,但这些地方都属于室内公共场所,《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因此,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健康,且违反法律法规。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本报讯(记者 左妍)不少吸烟者误以为在自己家门口、楼道、楼梯间或电梯里吸烟是个人自由,事实上,这些地方都属于室内公共场所,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因此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和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香烟生产国和消费国,烟民超3亿人,被动吸烟者达7.4亿人,其中1.8亿为儿童。自2015年6月1日《北京市禁烟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公共场合吸烟得到控制,但在居民楼等一些相对私密的公共场合,禁烟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导致很多纠纷的发生。
今天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倡导无烟理念、无烟环境,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自觉。然而,在一些公共场所,仍有少部分人或因不了解相关规定,或忍不住烟瘾,在禁烟区吸烟。图源:东方IC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
为进一步巩固深圳市控烟执法工作成果,督促深圳市各类禁烟场所落实《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履行控烟职责,强化控烟执法行动, 12月 4日至12 月 8 日期间,深圳市控烟办联合辖区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卫生监督等执法部门在福田区组织开展 5场专项控烟督查
南都讯记者谢萌 为进一步巩固深圳市控烟执法工作成果,督促深圳市各类禁烟场所落实《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履行控烟职责,强化控烟执法行动, 12月4日至12月8日期间,深圳市控烟办联合辖区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卫生监督等执法部门在福田区组织开展 5场专项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近日制定发布《上海市控烟标识系统和设置规范》,规范设置禁烟标识、室外吸烟点标识及引导标识,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控烟行动三部曲”,即“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控烟“疏堵结合”,深入推进无烟环境建设。
家住上海市新闸路的邸女士近日求助称,她家隔壁邻居是位老烟民,经常在公共楼道里抽烟,自己进出经常会被二手烟呛到。为此,她接连向有关部门反映,居委会工作人员、民警也曾上门做过工作,但是,这一现象始终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据澎湃新闻12月9日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