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只想以无偿献血帮助他人,没想过有一天会因为献血让家人在急需用血的时候享受到了优先用血政策。”市民雷建新说,近日通过“南宁献血”微信公众号成功为住院治疗的父亲申请了优先用血。无偿献血者及其近亲属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予以优先保障。
三年前,儿子曾在桂林无偿献血,当地血站称以后家属用血可兑换。三年后,母亲在南宁住院治疗需要输血,医院却说兑换不了家属用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梁先生告诉记者,2018年,他儿子在桂林读大学时无偿献血200毫升,当初当地的血站工作人员称以后家属如果就医需要用血,可以无偿兑换。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熊卓甜“家属在吗,病人大出血,血库里血不够,谁是B型血?”“我,我来!”嗯......先别着急撸着袖子去献血,给你一个热知识:直系亲属间不能直接输血!而且,这种场景在现实生活里压根不会出现......咱们都被电视剧误导啦!
多媒体时代,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家人因各种意外需要紧急输血,但是血库告急,没有足够的血源,这时亲属总会第一时间冲出来和医生说:“医生,我有血,直接抽我的输。”然后医生就会紧急抽取家属的血液,直接输注到家属身上,从而挽救家属的生命。
近日,一位北京市民的亲戚从外地来到北京一所三甲医院做手术,手术需要血,就让患者家属去采血点献血400毫升。如果无法献血也可以找别人帮忙,2000块钱400毫升!也就是所谓的“互助献血”!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互助献血”。也是才知道现在你要是做手术需要用血得有献血证,还得是本地的。
现代的伦理剧中常有父母为给重病的孩子输血去查验血型,却发现血型不符而揭开身世之谜的场景,血型不符固然可以说明孩子不是亲生的,但是我们一直被这样一种观念误导了,父母血型与孩子相同,他们之间就可以相互输血。是这样吗?
前不久,市民李昭(化名)的亲戚从外地赶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做手术,需要用血,医生让家属在采血点献血400毫升。被问及外地的献血证能否派上用场时,医生表示:外地的献血证不行,必须在北京的采血点献血。如果亲属无法献血,也可以“想办法”——花2000元找人代为献血400毫升。
原标题:献血证应成为跨省用血“通行证”“我在北京上的大学,其间参与无偿献血9次,累计3200ml。回老家工作后,家人生病住院需要用血时,被告知外省献血证在本地不能减免用血费用。”近日,河北的小寒(化名)讲述了他曾遇到的情况。
红网时刻新闻2月9日讯(通讯员 杨驾财)近日,长沙血液中心告知所有献血者,无论何时何地参加过无偿献血,只要本人或直系亲属需要用血,都能享受优先用血的待遇。为了让这一政策真正落实到位,长沙血液中心于日前开通优先用血申请通道,安排专人负责优先用血申请事宜。
原标题:职工病危急需输血,工友齐心提供献血证帮解难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田丰华“在我性命攸关之际,是你们解了我燃眉之急,给了我生机和希望……”近日,因病住院的吴建国在见到前来探望的车间党总支书记时,不由感激地握住了对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