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桃花源就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乌托邦,自古至今,很多人都在孜孜寻求桃花源的位置,如今有很多地方都称自己发现了桃花源,比如说湖南常德、重庆酉阳、河南南阳等都说自己所在地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千年之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过起“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闲适生活。 千年之后,“五一”出游热潮余温尚在,常德又邀世人,“给自己放个假”——5月19日,“桃花源里好生活”2023年桃花源文化旅游节,将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常德桃花源盛大开幕。
1600年前,诗人陶渊明在中国人心底种下了一个桃源梦。千百年来,多少人走遍湖湘、荆楚、吴越等地的青山绿水,追寻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世外之地。一次次无果,又一次次出发,“桃花源”的情结代代相传。人们究竟在寻找怎样的桃源?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