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5日,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目前它已经飞了243亿公里,成为了人类最遥远的使者。相比之下,人类更显微不足道,一个成年人的平均身高约1.7米,与地球直径相比,是1比750万的比例,若再与旅行者1号的60亿公里距离相比,这一比例缩小到1比35亿亿,换句话说,人类个体在宇宙中的尺度,就像一粒沙子在地球上的存在,甚至还不如细菌在人体中的占比。
这段时间我们的航母去美国的关岛海军基地逛了一圈,最近离关岛距离约400海里,我们的航母平均航渡速度也达到了14节,可是这些数据在普通人看来有点蒙圈,因为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都是公制单位,实在是不知道一海里是多少公里,也不知道1节是多长的距离,下面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吧!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当中盛行的“及时行乐”观念,使得许多人都想挣脱外部的束缚,不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挣脱以后来一场自由自在的旅行是人们最向往的事情。”殊不知,其实就算我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也能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而究其原因,就是地球在不断地做着运动。
地球是由内而外的第三颗行星。地球——我们的“家园”究竟有多大?地球的质量是5.97×10^24千克,平均直径是12756公里,体积是1.08×10^12立方公里,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赤道周长为40075公里。
浑天仪古人常言:天圆地方。而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天圆地方”是古人落后愚昧的谬论。古人就真的是这么愚昧吗?前些时候翻看《晋书》,在这部史书里却惊奇地发现,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们,要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更科学得多。
科学无国界我们是知识的搬运工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思考文末互动提出的问题,严格按照 互动:你的答案格式在评论区留言,就有机会获得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提供的优质科普书籍《度量衡简史》一本。我们经常在各类科幻作品中看到“时间旅行”的题材。但是时间旅行是真的可以实现的吗?
小时候,我们已经通过教科书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包括地球半径、体积、质量等等,然而地球的半径并不是一朝一夕测出来的,20世纪中叶,我们开始向太空发射卫星,帮助我们确定地球的精确周长,经过长年累月的精测,科学家逐渐得出了精确的地球数据,包括地球周长400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