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古人说‘近乡情怯’,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就是我心情的写照。”返回台湾前夜,唐藩松老人亲手写下回乡探亲感言。家乡的景观风物,已与82年前大相径庭。看着越来越好的家乡,他亲手写下深刻思念:“游览童年时期的故地风情,看到乡土建设皆面目一新,远非昔可比。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这首《乡愁》,道尽了无数台湾同胞们对海峡这边亲人的无尽的思念。2018年,台湾新北市一家安养院里,躺在病床上近百岁的抗战老兵王道璜泪流满面地和亲人诉说着自己的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见见自己在大陆的长子。”
2018年,网上热传98岁台湾抗日老兵苦寻大陆儿子的消息。寻人消息最先出自台湾志愿者,被寻人的信息不是很确定。只知道要找的人叫王桐华,出生于湖南宁乡,具体地址不详,年龄79岁。王桐华的孙女在看到信息后,感觉很巧合,姓名和年龄都对的上,于是立马打电话问爷爷这个人是不是他。
活动期间,台湾嘉宾们先后参观了张自忠烈士陵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冯玉祥将军旧居、建川博物馆等对台交流基地,全面了解抗战历史、深刻感受重庆抗战文化,并通过瞻仰铜像、默哀、敬献花篮、绕墓一周等形式纪念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
“古人说:‘近乡情怯’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就是我心情的写照”返回台湾前夜唐藩松老人亲手写下回乡探亲感言家乡的景观风物,已与82年前大相径庭看着越来越好的家乡他亲手写下深刻思念“游览童年时期的故地风情看到乡土建设皆面目一新,远非昔可比人民生活环境,也有极大的改善和进步感觉非常欣慰
中新社重庆9月14日电 (梁钦卿 唐朋林)9月10日至15日,第十一届“寻找抗日足迹 共谋和平发展”两岸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近30名来自台湾的抗战老兵后代及代表齐聚山城,追忆祖父辈抗战岁月,推动两岸中华儿女共谋和平发展。
,一如它沉默的主人,时光仿佛在它身上按下了暂停键,相片里的人还带着些许青涩,眼神却坚定无比,他叫左志超,照片背后,用繁体字工整地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于金门”,这张照片,是他留给家乡最后的纪念,也是他此后几十年人生的缩影。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长沙11月1日电 题:台湾老兵大陆庆百岁 离家82年乡音未改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杨华峰 徐志雄百岁台湾老兵唐藩松回到家乡湖南浏阳市镇头镇北星村后,亲人给他办了一个百岁寿宴。这次跨越海峡的团聚,乡音未改的唐藩松已经等了82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