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23惠州东坡文化旅游周开幕式6月21日19:00,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举办的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23惠州东坡文化旅游周活动开幕式在惠州市...
赵俊生正在筛选荔枝花。南方日报记者 杨金凤 摄●南方日报记者 杨金凤古时候,想要吃荔枝,比较闻名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像唐玄宗那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又或者像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诗词,反映的都是荔枝“难”吃。“难”吃在哪?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讥斥先朝”罪名被贬至岭南的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后就写下了这首传世诗篇,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你要是以为东坡先生在岭南只是自怨自艾,成日留连风物、吟醉山水间,那就大错特错了,东坡先生其实于岭南的发展大有功焉。
“日啖荔枝三百颗”真的可以吗?六月盛夏,荔枝生长正旺,很多人都买来荔枝尝鲜。图源:网络荔枝是夏季水果中的瑰宝,它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香甜可口,备受人们喜爱。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雷远东“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1068年,苏东坡在为父亲守丧完毕后,即将离开眉山之时,与好友在家中种下一棵荔枝树,并约定树长成即归眉山。遗憾的是,此次一去,东坡再未回到家乡,也未能品尝到家乡的荔枝。
《开篇岭南——寻迹古南越国》书封。作者供图“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这首《惠州一绝》,至少出现了3种岭南佳果:卢橘(枇杷)、杨梅、荔枝。之所以说“至少”,是指明面所写,我们看到内中还隐现着纷繁的岭南水果景象。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岭南最负盛名的水果之一,而产自深圳的南山荔枝则是岭南荔枝中驰名中外的佼佼者。目前可见最早记载荔枝的文献,是西汉时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文中的荔枝被写作“离支”。
【荔枝这些题,苏东坡来了都只能喊“救命”丨阿喵爱摸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一定不敢相信,后世的我们每逢荔枝季,都是岭南人。四月的白糖罂,六月的桂味、糯米糍,七月的仙进奉、挂绿......荔枝的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如何挑选?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孙秋霞 梁智强)由广州市文联指导,广州市文艺报刊社主办,广州诗社协办的“最诗意广州”——岭南诗韵分享会第五讲10日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举办。分享会上,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诗社社长彭玉平以“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与惠州”为主题,带领观众追寻苏轼的岭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