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15926……还记得你上学时辛苦背过的这串数字码?今天(3月14日)是圆周率日,称为“π节”,也是国际数学日。#3月14日是圆周率日#、#今天数学浓度太高了#等多个话题在微博引起了热烈讨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一个无理数,指的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祖冲之:古代数学天才与“圆周率”的传奇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其中祖冲之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明星。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天文学、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原创稿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作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进行了发言。就“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有何特殊价值”等问题,人民网记者对莫砺锋教授进行了专访。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今天是3月14日“国际数学日”,也被称为“π日”。提起“π”,中国人都会想起六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祖冲之出生在江苏,去世于江苏,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江苏。他的一生,包括推算圆周率在内的诸多科学成就都是在江苏取得的。
约1500年前,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π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如今,π已算到62.8万亿位。π的计算,蕴藏着数字世界的无穷之美,也应和着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永无止境。今天让我们跟着祖冲之一起,走近中国创新前线,从数字的“尽精微”与“致广大”中感受中国气派。
如果明朝之后不是清朝,朱载堉的知名度应该比现在更高。作为现在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流传度最高,流行音乐普遍使用的律制——“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朱载堉本该与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徐光启这些明代科学巨匠一样被写入我们中小学的课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