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7日讯 6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一至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结果,我省14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部通过复核。近年来,我省坚持以国家和全省名录申报、评审为抓手,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8月13日,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培训班在济宁市图书馆举办。会上,通报表扬了2023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济南市图书馆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集体)。自1953年开馆以来,古籍文献就是济南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李倩8月17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培训班在济宁市举办。会上通报表扬了2023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集体)和先进个人。
山东中医药大学古籍数字图书馆近日上线开放,这是山东省首家中医药古籍全文数字化平台。山东中医药大学古籍数字图书馆是中央转移地方支付中医古籍保护项目的重要成果,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呈现。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 通讯员 王长鸣为总结2022年度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提升全省古籍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2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线上培训班”。
潍坊市图书馆认真落实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立足保藏,创新传承,多元推广,将“普查、修复、培训、展示、研究、利用”六位一体的古籍保护模式做细做实,形成“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发展有序”的古籍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了全市古籍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古籍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做典型发言。
徐慧 泰安报道4月16日下午,2024年中国印学博物馆、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印之爱”篆刻艺术宣教活动启动。活动上,西泠印社社员、泰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倪和军介绍,山东现有18名西泠印社社员,4名通过考试入社,泰安占3位,他们分别是张志鸿、杨永卫和倪和军。
来源:【泰安日报-最泰安】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在戴好手套、做好防护措施后,泰安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隋洋和侯向辉推开了古籍书库厚重的库房门。紧接着,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木质书橱映入眼帘。书橱内,古籍静静地“躺”在定制无酸六合套里,一张张泛黄的纸张,承载着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
LOOK ! QING DAO・“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本次推选活动分为确定入围名单、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前期通过机构报名、专家推荐和报社提名邀约等方式确定数十家入围机构,经过确定入围名单、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推选出银发经济影响力品牌、银发经济教育力品牌单位。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4日讯 “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 孔子博物馆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8月22日举办。来自全国多家博物馆及出版单位和4家国家级版本馆的30多位文物专家共聚孔子博物馆,探讨新时代古籍保护与利用课题,共谋古籍保护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的新方法、新路径,赓续中华文脉。
11月24日上午,王裕继先生图书捐赠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王氏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裕继及其家族代表出席仪式。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晓旻主持仪式。
回眸刻骨铭心的2022年,山东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披荆斩棘,不断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蹄疾步稳,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了无数精彩的瞬间。
记者5月30日从山东省潍坊市图书馆获悉,近年来潍坊市图书馆创新传承,多元推广,将“普查、修复、培训、展示、研究、利用”六位一体的古籍保护模式做细做实,形成“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发展有序”的古籍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了全市古籍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古籍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做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