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26日第八期猪病实战技术培训班期间,著名猪病实战专家徐有生和张智勇两位老师授课期间, 通过当前一线经验总结,近年来,猪瘟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严重趋势,希望大家重视再重视,丝毫不能懈怠对猪瘟的免疫防控。
这篇标题为《Prevalent Eurasian avian-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 with 2009 pandemic viral genes facilitating human infection》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和中疾控主任高福,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副研究员孙洪磊。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20日在北京表示,非洲猪瘟病毒已经在我国定殖,污染面较广,屠宰、运输等各环节也都有阳性检出,最近还出现了毒力变弱的新毒株,新毒株表现为病症轻,但是潜伏期长,短期发现比较难,防控形势依旧复杂。
参考文献:Honglei Sun, Yihong Xiao,Jiyu Liu,et al.,Prevalent Eurasian avian-like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 with 2009 pandemic viral genes facilitating human infection,PNAS first published June 29, 2020 见原文链接。
“非洲猪瘟从未走远,还一直在你我身边。应对非瘟,疫苗应该是最后一道防线,生物安全才是最前面的防线。而生物安全是整体的,做了99%,不做1%都是不行的。其中,饮水安全是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因为每毫升水中的病毒含量只需要1个就会引起发病,”3月5日,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伟坚在
猪瘟是养殖过程中高发的一种猪场疾病。这种疾病不分时间,不分种类,任何一个季节,任何一种猪都有可能感染。而且猪瘟具有传播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普通的抗菌消炎药物很难将这种疾病治愈。根据发病症状不同,猪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型猪瘟,一种是慢性型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