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的上海实践》纪录片通过《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新样本》三集内容的精彩呈现,生动展示上海在城市建设、治理和发展中的鲜活故事,充分展现人民城市理念对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作为2024年千百十暖心行动服务学长十件实事之一,11月7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组织老学长看上海,邀请部分国别、地区、高校、专业分会的30多名老学长走进世博文化公园、徐汇滨江、北外滩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感受上海城市发展变化,共享城市发展新成果。
2024年11月6日,上海展览中心,“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开幕。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摄11月6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开幕。
12月3日,“潮涌东方——中国式现代化在上海的实践”地铁展在人民广场站正式启动。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顾红亮,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阳为展览启幕。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
11月6日,“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正式开幕。展览通过900幅图片、353个案例、51部专题视频,以及多媒体、实物、互动展项、情景短剧等多种方式,将上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的生动图景展示出来。
春意渐浓的上海杨浦,一场以“暖流”命名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将城市温度具象化。“我们为老人送餐时多停留5分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带走他们的生活垃圾,配合居委会清理小区环境,及时上报飞线充电、占道经营等社区内潜在的风险,这些微小举动已成为社区互助的纽带。
图说:学生们沉浸式互动观展 采访对象供图 下同用青少年视角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一个“金点子”、为家门口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做设计、亲手画一画2035年苏州河沿岸地区的规划蓝图……11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在“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中开展。
2024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制作推出36集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通过“寻访”+“微故事”的形式呈现上海城市风貌、城市文化和城市温度,用地方志“致敬”城市,让更多人从志书中读懂上海、爱上上海。
3月18日,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杨浦区政府联合主办的“YOUNG眼观潮——‘身边的国际社会’走进杨浦”活动在杨浦滨江举行。来自欧盟商会、跨国企业、国际商会、留学生创业群体等45名外方代表实地探访杨浦转型发展成果,共话国际合作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