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权威人士的一篇长文,让债转股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从技术角度讲,市场对文章的结论其实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关于此事的争论已经显示,在现有监管框架下推动债转股需要处理的技术难题太多,银行缺乏动力参与。
10月28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3年全球年会开幕大会上,国际金融论坛(IFF)联合主席、第十二届中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全球通胀升速虽有所减缓,但核心通胀黏性较强,下降速度缓慢。
疫后经济复苏从修复资产负债表开始当前,我国疫后经济复苏关键是尽快修复住户(一般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推动经济运行重回正常轨道。经历三年疫情,叠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经济的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三张资产负债表不同程度受损,并伴随资产负债表的衰退。
记者 辛圆 王玉 王珍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退潮,中国经济正式按下“重启键”。恢复和扩大消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化解隐性债务等措施先后落地实施,人民币国际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回顾2023年,我国经济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一月底我把赵燕菁教授的一篇名为《债务是经济重启的关键》随笔文章贴在了我的几个号上,引发了微信公众号、B站、头条、微博等几个平台上总计二十多万的阅读和数千评论,其中B站和微博据说被自动屏蔽掉了不少评论,否则评论数更多。
孙文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副教授已有经验表明,经济周期伴随着债务的扩张和破灭,二者具有共生性。经济繁荣时,经济主体都倾向于扩大债务,个人借贷消费、企业借贷投资,而当债务扩张到一定程度,需求和投资的动能就大幅减弱,进而带来经济衰退。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致开幕词时表示,加强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对于增强商业确定性和重启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在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分裂的时代,促进多边合作,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是非常必要的。”
光明日报 万喆2024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博弈,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层出不穷,岁末几起航空事故也为这一年的变乱交织添加了新注脚。然而,当冲突不断加深,和解的意愿和方式往往随之而生;当经济陷入增长瓶颈,科技创新也会孕育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困境中一定有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