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快,发货快,信用高的用户还可享受免押服务。”近年来,网络租赁手机业务在互联网平台兴起,满足消费者临时使用、尝新等个性需求。但另一方面,不少借贷中介也看上了租机平台审核宽松的漏洞,引导急需用钱或网贷逾期者“租机变现”,从中套取买卖手机的差价。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通讯员 王文霞】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高效的同时,也伴随着消费风险。依托平台交易期间,一旦产生纠纷该如何主张权利呢?网上租苹果手机后拒付租金,商家能否要求消费者付全款“买断”?
□ 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2023年12月下旬,因投诉量集中,黑猫投诉创建微博话题“苹果手机租比买贵50%”,吸引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当日,该话题阅读量已达到45万次。记者看到,随着高端手机价格不断上涨,租赁产业也在手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以租代购”是否值得?
以“零抵押”“低月租”吸引消费者 收取高额利息牟利手机租赁陷阱多,甚至暗藏现金贷将手机估价作为借款金额回收用户手机,再将手机回租给用户,并与用户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即还款金额),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以及相关“服务费”(即借款利息)。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数码产品的互联网租赁服务,为不少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然而,近来有不少网友称,部分手机租赁服务诚意不足,暗坑不少,商家以“低价租用”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一些高端手机初期的租赁费用只需几百元甚至几十元。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租用全新未拆封”“日租金十几元”“首月1元”“租完即送”……在手机推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鲜手机租赁。每月只需要支付少量费用,即可拥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机。
原标题:以“低月租”吸引消费者分期租赁,实际上套路环环相扣警惕!手机“以租代购”背后暗藏猫腻近日,北京消费者张杰对记者反映称,自己遭遇了手机“以租代购”陷阱。原来,张杰在某租赁平台购买了一台苹果14Plus(256GB)手机,以租代购分期12个月,每期还款492元,已经还了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