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突破了前三道封锁线,敌人已经很清楚我们的目的就是西渡湘江与2、6军团汇合,在第四道封锁线湘江已经织成了天罗地网,潇水以西、湘江以东正好是一个三角地带,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又两条大江围堵,可以说在这就是兵家讲一块死地。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于1936年11月在甘肃省环县山城乡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重大决战,全歼胡宗南部78师一个旅两个团,是红军在逆境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同时这场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团结一致取得的第一场军事胜利,成为万里长征的收官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场战役,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至抗日战争的形势走向起了促进作用。
娄山关,北据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攻下娄山关,遵义城就无险可守,犹如囊中取物。娄山关这场必打之仗,红军必须胜利也只能胜利。1935年2月25日,刚刚二渡赤水占领桐梓的红军得知黔军4个团已经到达娄山关。
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葛牌镇红25军军部旧址。“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春节近,乡情浓。在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革命先辈们舍弃团圆,在战火硝烟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当年鏖战急”的春节。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甩掉国民党几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一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指挥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
井延坡工作室丨为什么我们能取得一往无前的胜利■井延坡历史永远记得长征路上那场最惨烈的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打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进抵湘桂边界。面对蒋介石和湘桂粤军阀欲将红军“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域”的图谋,红军连续发起新圩、脚山铺和光华铺三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