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目前中国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它的临床表现相对比较严重,目前来说,常见的有活动后的胸闷气短,纳差,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的水肿,腹胀,以及多脏器的胶膜腔积液等,出现了上述表现,需要积极的给予药物治疗,另外心力衰竭极容易合并一些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造血功能紊乱的情况,如肝功能下降,肾功能下降等。
问: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我的医生告诉我我有心脏衰竭,但我的家庭医生告诉我我有充血性心脏衰竭,我很困惑,这些不同的条件?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答:“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两个方面,意味着几乎是同样的事情,而事实上,大多数医生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
“医生,我的爷爷最近总是说心累,我看他呼吸急促,走一点路就上气不接下气,而且他说最近排尿也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也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在我国35岁以上的居民中,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
“胡奶奶,您的心脏现在压力特别大,每天都在过度工作。”医生王毅头也不抬地查看着手中的报告单,话音里透着无奈。66岁的胡素芳,退休前是小学的音乐老师,平日里最爱跳广场舞。王医生合上报告单,抬头看了胡奶奶一眼:胡奶奶,您的心脏功能衰竭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的是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降低,使心脏的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据《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2018》(简称指南)资料,目前我国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和终末阶段,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最重要原因。心衰死亡率很高,与癌症相当,约一半的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心衰是进展性疾病,因此对于心衰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不及时治疗,会贻误病情,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充血性心里衰竭,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最可怕的“刺客”之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产生。很多人因为忽视其早期的症状而错过了最佳控制时期,加重病情。那么,常用于判断患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又有哪些呢?1.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内容资料来源:[1]熊飞东.院前不明原因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因、诱因及救治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03):79-81.[2]杨静.急性左心衰的诱因分析及整体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128-129.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