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若人生可以再来,你还会不会把那千言万语沉默地埋入梦中?无论你、我、亦或是她,谁不曾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初见初回眸,一笑百媚生,那灿烂的笑靥彷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天地皆为之黯然失色。结束之后,归零溯源,我们都在为那一次初见初回眸而叹惋。
前言前几天回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怎样一种心境?这两句出自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木兰花 ·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655年的今天,纳兰性德出生。纳兰字容若,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纳兰性德,清初“清词三大家”之一。出身豪门,大臣明珠的长子,幼时常伴康熙左右,其后多次随康熙出巡。人们熟识纳兰,不在于他的甚是显贵,而在于他的至情至性,他的词,一直为后人所着迷。下面让我们随着纳兰的词一同去探索纳兰生命中的痕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说:如果人生中的情义所示追求心思感觉,永远保持着初次见面时的热烈与新鲜,也就没有什么事情能造成消磨冷寂失落之哀怨——像秋天到来后被遗弃的画扇一样的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