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
本报记者 冷翠华截至2月13日,已有135家险企(不含再保险公司)披露了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包括60家人身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整体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大部分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环比去年三季度末有所上升。
随着第三季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各险企偿付能力情况也随之揭晓。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11月15日,已有163家保险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情况,其中8家险企的偿付能力不达标,主因是风险综合评级不达标。
□记者 房文彬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5日,已有174家保险公司(76家人身险公司、84家财产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超八成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春旺】随着保险公司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发布,各险企偿付能力情况浮出水面。截至11月16日,共有163家保险公司披露了今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整体来看,大部分保险公司保持了稳定的偿付能力水平,其中8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11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三季度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5.1%。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1.
随着保险公司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出炉,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数据也公之于众。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162家保险公司中,有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包括5家人身险公司与8家财产险公司。
在原定“偿二代”二期过渡期结束的时点,新的过渡期政策出炉。12月2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原定2024年底结束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
从选择保险公司到签定合同再到申请理赔,奉法君为您一一讲清:选择一家合格、安全、合适的保险公司是购买保险的第一步。01关注该保险公司是否具有合法资质正规的保险公司要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取得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即使是其分支机构也需要获得许可证。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实施过渡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偿二代”二期规则)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为行业适应新规则提供了更多时间,尤其让部分中小保险公司获得了“喘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