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人云,“诗言志”,“诗歌合为时而著”,诗是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词人晏殊写到,“一曲新词酒一杯”,他饮一杯酒的功夫,就能酝酿一曲新词,在酒的作用下,真的是思如泉涌,这就是典型的“诗酒”生活、“诗酒”文化。
诗人们把高雅的情趣依附于酒中,他们反复吟咏,把酒文化酝酿成甘甜、芳醇、浓烈的佳品。如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老过占他蓝尾酒,病余收得到头身。销磨岁月成高位,此类时流是幸人。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大年初四热播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也反映出这一点,《欢喜》《味道》《燃》开篇三大主题中,不止一次提到诗与酒的交融,从“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的诗赋酒名,到“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的酒达心境,酒与诗本自一体,用现场嘉宾的话来讲,“酒是粮食写的诗,诗是美酒谱的曲”。
古诗文有很多写酒的经典诗句脍炙人口,涉及的酒名物众多,如“旨酒”“清酒”“美酒”“薄酒”等。其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的非“浊酒”莫属。“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壶浊酒喜相逢”等诗句,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