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实践指导中,对于服用桂枝汤后出现的不同变证有着极为精细的鉴别与论治方法,其中“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及“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两条条文,深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为后世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范例与思路。
我们更具体的来说,对于这个太阳病,它是一个概括的特征,凡是太阳病它必须有这个特征,那么也就是说太阳病啊,不是一个个别的病,像咱们说的那个现在的病名多了,是肝炎呐,肺炎呐,都是一个个别的病,它是专有一定的致病的因素,一定病变所在的地方,这种现在西医的病名一个病一个病的病名。
我们看葛根汤组成就知道了,葛根汤有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那么是以葛根汤为主的,葛根作用有清热、养津、解表作用,在太阳伤寒、项背强几几的时候,主要是取其解表,养津液的作用,那么当太阳阳明合病,下利,属于表里合病,这个下利可以是有轻微阳明热,或者是太阴的下利都可以,葛根取其微微清热、解表的作用,而且葛根还有升提津液的作用,也就是“起阴气”。
5Huang L, Wang Z, Wang H, et al. Nutrition transition and related healthchallenges over decades in China .Eur J Clin Nutr. 2020;
可是我们在临床上, 却会遇到一种中间的状态:病人是没有汗,但是寒邪闭表,这个寒 邪并不重,病程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不足,你说这个时候用桂枝汤,它不能够发越在表的闭郁的寒邪,用麻黄汤呢,又怕它发汗 太过,更伤营卫之气,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合起来, 这就是我们在太阳表证最后谈到的那三个小汗方: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和桂二越一汤,别看这三个方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用的 机会并不多,但是这种合起来,合方治疗疑难的这种思路,特别值 得我们今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