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轴心国失败,日本作为轴心国之中的一员,最终也是不甘心地在投降书上签上了字。日本在二战期间是非常疯狂的,为了达到自己持续持续战争的目的,他们不择手段,不过这也给日本方面带来了一些压力,这个压力就是人口上的问题。
昏暗的灯光下,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沉重而悲壮的历史,这枚子弹来自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它曾穿透敌人的胸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和屈辱,时间回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彼时的日本,在军国主义的裹挟下,妄图扩张领土,将整个亚洲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他们贪婪的目光瞄准了古老而富饶的中国,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
在1945年8月集结在远东的一百多万苏军开始对日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只比美军丢下两颗原子弹晚一天,短短几天后日本宣布投降,苏军俘虏了超过60万日军,但是在战后苏联归还日本俘虏只有30万人,他们是死在了西伯利亚的恶劣条件下还是另有隐情?
二战之后,苏联作为战胜方,俘虏了约60万日本关东军战俘,一时间,如何处理这些战俘成为了一个问题。硝烟落地,日本战俘和苏联士兵之间的政治隔阂依旧存在,但是文化观念上的融汇和碰撞令苦寒之地独具人情,最使人纳罕的是,当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劳作之时,居然出现了不少苏联女兵向其“示爱”的情形?
1945年8月,在对日最后一战中,百万苏军出兵东北以席卷之势歼灭了日本关东军。特别是在战争末期,随着大规模战事的结束苏联也回归经济建设,但在这时候,他们却发现因为青壮损失,导致国内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本身就天寒地冻,更没人愿意去。
前文:二战时期,德国投降以后,苏联开始加入亚洲战场,1945年八月,150万苏联大军出征中国东北,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围剿已经是强弩之末的70万日本关东军,最终,在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内,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毙8.3万日军,俘虏日本战俘约59.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