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磁盘阵列也称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它可以将多个硬盘串联成一个大容量硬盘,实现高速传输,也可以将两两硬盘互为镜像,实现数据安全备份功能。在这个无纸办公的年代,数据存储相对来说已经不陌生,传统的数据存储一般家庭或者个人都习惯将数据存储在本地电脑、手机或者移动硬盘。
近年来,业务连续性管理一直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的一项重点工作。在为保障关键核心业务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和提升江苏省联社业务连续性水平,2023年3月我联社启动了生产环境重要系统异地数据备份建设项目,计划建设连接生产、同城和异地灾备三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容灾系统,实现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都瘫痪的情况下,保证重要业务系统的数据不丢失,极大提升我联社业务连续性水平。
RAID的概念最早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David Patterson、Garth Gibson和Randy Katz在1987年提出。因此,RAID的原始名称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RAID不能做备份系统,这是很多系统管理员、IT技术人员常常犯的错误。RAID即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今天的配图和股市无关,喂,那位同学,上课了.....昨天我们聊了富士通高端存储有一个fast recovery特性,其实原理很简单的。传统的RAID组重构慢,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单独的热备盘,重构的时候,这块热备盘的写性能是有限的,因此瓶颈在这块热备盘的写性能上。
在运作中,取决于RAID层级不同,数据会以多种模式分散于各个硬盘,RAID 层级的命名会以 RAID 开头并带数字,例如: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7、RAID 01、RAID 10、RAID 50、RAID 60。
磁盘阵列 RAID是美国加州伯克利 D.A. Patterson 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把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读取写入速度的同时,还带有数据保护功能,总之好处多多。
很多博主在写关于nas的文章中总会说上raid阵列,并在其中带出了一个错误观点就是上了有冗余的raid时数据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基于硬件冗余产生了数据冗余,让部分人就有了raid是数据备份,保护数据安全做好手段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