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协作办指导,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乡村振兴局,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荔惠协作·非比‘鲟尝’”2023年贵州省惠水县鲟龙鱼系列产品发布及签约仪式活动在荔湾区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举行。
来源:贵州日报 一名工人在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犀牛洞鲟鱼养殖基地打鱼。袁福洪 摄 (贵州图片库发)贵州鲟鱼出口再添新市场,活体鲟鱼第一次“游”到日本。“这批鲟鱼7月23日启程,7月27日抵达日本。活体出口难度比较大,运输条件要求高,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和规定。
赤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干流上唯一无水坝的“原生态河”,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7年1月1日,赤水河流域(遵义段)作为全国试点,率先实施全面退捕禁捕工作。2022年4月28日,中科院水生所在赤水河复兴段科研监测中采集捕捉到一条近两尺长的鳗鲡鱼。
天地和,万物生地球上的生物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生物多样性营造着我们眼中的万千世界人类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透过你我的眼让我们一起在纷繁多样的世界中发现生灵之美探索物种的纷繁多样生命的精妙神奇聆听万物生灵的故事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律动与万物和谐共生新年到来之际,为向公众展示《贵阳
中新网贵州新闻4月30日电(张川)“禁渔之前我们监测的鱼类只有42种,现在增加至67种,以前,胭脂鱼我们从来没有监测到,今年我们监测到了十余尾,以前岩鲤我们只监测到几尾,今年我们监测到了一百余尾,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日前,习水县农业农村局渔业股股长付强在赤水河习水段搭建人工鱼巢
新华社贵阳3月14日电(记者李黔渝)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长江流域上游右岸的重要支流。贵州省近年来组织对贵州段乌江水生生态系统暨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工作,涉及乌江干流及其一级、二级支流。记者近日从贵州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了解到,2017年至2020年,贵州在乌江水系共收集到鱼类104种。
#头号运动玩家#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落差较大,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一直以来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整个贵州省都算属于岩溶地貌,它的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据统计,喀斯特地貌的总面积为10908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消失20多年的鳗鲡回来啦!”日前,中国科学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科研人员在开展赤水河鱼类资源监测时,再次监测到珍稀鱼类“鳗鲡”。这是赤水河开展全面禁渔的成果之一。
文 | 小风谈史编辑 | 小风谈史只要河海湖泊生态系统出现问题,政府便会出台政策来拯救崩溃的生态网络。长江的十年全面禁渔政策被人们所熟知,然而贵州草海的五年全面禁渔相较起来就没那么瞩目。然而有所不知,草海的这个战略其实捅了个大篓子,全面禁渔现今变成了全面捕捞了,这是为什么呢?
中新网贵阳11月5日电 (周燕玲)“刚进行完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监测工作,每天能打捞到二三十斤鱼,其中不乏长江鲟、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监测情况来看,赤水河鱼类物种多样性稳步提升,部分珍稀鱼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