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杨文这两天,老祖宗们连上了 wifi,天天逮着人就骂。唐玄宗 0 帧起手,对着镜头就是一顿灵魂拷问:整天蛐蛐朕恋爱脑误国,朕演了一辈子的大男主,不能享受享受吗?杨贵妃什么才华姿色,你扛得住吗?懂不懂 soul mate?开元 GDP 没刷爆吗?《霓裳羽衣曲》不潮吗?
最近,#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战#系列视频火了。在AI的帮助下,各行各业的老祖宗们仿佛连上了现代的WIFI,纷纷化身“暴躁哥”“暴躁姐”,说着那句经典的口头禅:“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
赵精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AI技术正在颠覆世人的传统认知,特别是深度合成等技术应用方式使得“眼见为真”变得“眼见不一定为真”。在这种高度智能化的技术发展阶段,部分研发者、提供者开始探索更为多样化的技术应用方式。
跨越千年的对话谈起西安兵马俑,大家并不陌生。无论是去当地旅游,抑或是在影视剧中,大家都曾目睹过他们的风采。然而,您可曾想过,千年之前,我们这些老祖宗的真实容貌?有位博主,通过AI技术,还原了这些兵马俑的真实面貌。并为我们这些后人,送上了一首歌曲:《上春山》。
最近,AI技术因为一件很温情的事件,再度引发关注。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的女儿去世后,他十分思念,就利用AI技术,使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不仅可以唱歌,还能对话。原本天人永隔的亲人,竟通过数字实现互动,场面十分感人。
拿AI“复活”奶奶,并和奶奶对话,这看起来似乎是个很新的东西。近日,视觉设计师“吴伍六”用AI技术生成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奶奶进行对话。尽管当事人多次澄清这么做是为了表示对奶奶的思念,但还是引发不少争议。
图源 IC photo如果用AI技术“复活”去世的人,你能接受吗?b站博主@吴伍六 是上海一位24岁的视觉设计师。他用AI工具生成了已经离世的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她用视频对话。视频里,“奶奶”讲着湖北的方言,头发花白,没有牙齿,像她生前一样“唠叨”。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最近,“回答我全民爆改挑战”系列视频火了。据报道,在AI的帮助下,教科书上的人物插图活了起来,各行各业的“老祖宗”纷纷化身“暴躁哥”“暴躁姐”,叉着腰对网友“贴脸开大”。
近日,一小伙借助AI技术“复活”了奶奶,在4月10日扬子晚报报道后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截至4月13日下午5点,约4万人参与扬子晚报发起的投票 “你能接受用AI复活逝去的亲人吗”,其中45%的人选择接受,普遍认为这样能带给人慰藉;
今天是清明节,又到思亲最浓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用AI技术实现“复活”逝者,已成为继“数字祭祀”之后,殡葬行业又一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那么,当殡葬行业引入AI技术,你能接受与AI“复活”的亲人对话吗?AI“复活”亲人为何会引起正反两阵营的激烈争论?
当那些早已消失不见的人就这样穿越千年时光来到我们面前,会不会觉得很神奇?好像站在未来窥到了过去的一角,可以和千年前的古人进行对话,脑子里想象他们当时的场景。科学的意义在这一刻具象化了,这或许就是AI的意义,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意义。
近日,视频平台上一段相关视频引发了争议。上海一名“00后”小伙利用AI技术“复活”其已故的奶奶,并与奶奶进行了一段家常对话。视频中,利用AI技术制作的“奶奶”说着方言,语气与声音都很自然,聊起家常对答如流。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如果能有一次和已故亲人再次对话的机会,你会有哪些想说的话?近日,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火了。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有不少店铺提供该项服务,价格在10元至数百元不等,只需提供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就能让照片上已故的亲人开口说话。
复活已故亲人使用AI技术是否可接受,涉及许多复杂的伦理、道德、法律和社会考虑,应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且遵循法律和伦理的准则。每个人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取决于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