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万物生。这时的广东深圳,宫粉紫荆已花开满树。不远处的绿道上,人形机器人灵活奔跑,姿态稳定流畅,步态、动作几乎与人类无异,这是人形机器人在进行户外测试。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未来产业做了重点布局。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题:智能“进化”:机器人产业蓄势待发中国证券报记者杨洁、郑萃颖、程竹宇树机器人G1出拳、扭腰,720度空中回旋,一连串动作丝滑流畅;“天工”机器人奔跑、爬楼,百级台阶“一口气”不停歇;优必选工业机器人进厂“打工”,实训初见成效,获得超500台意向订单……技术
人形机器人、仿生雨燕、智能仿生机器人宠物猫……16日开幕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160家国内外企业带来的近600件机器人展品齐聚一堂、各展其能,让观众体验了一把未来科技生活。16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的熊猫机器人与观众互动。
11月6日,新华视点微博发布消息称:84岁的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也就是新华社机器人新“员工”——“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对于重名这件事儿,小新早已习以为常,当然第一时间向新来的小伙伴发去贺电。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日前拉开帷幕会期为8月16日至22日大会包括论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世界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近600款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博览会大会博览会还打造了“机器人+”制造业、农业等10个应用场景展区和1个关键零部件展区快看机器人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大秀绝活儿、各显身手了
走进位于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矮胖瘦”的机器人,可在不同应用场景里“大显身手”。5月24日,在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展厅,机器人在表演玩魔方。
助力家务的服务机器人协助手术的医疗机器人进厂打工的制造机器人下田务农的农业机器人……能人所能,为人所为也能人所不能,为人所不为五一劳动节新华社“百闻不如一见”栏目带你看神奇机器人在“新工位”上的新作为DNA纳米机器人:自动跟踪、消灭血栓今年3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发表的论文
新华社天津6月22日电(记者徐思钰、张宇琪)“你好,我是聪明善良的小柒同学,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正在天津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上,中国移动展出的AI仿生人向参展观众进行自我介绍,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7月6日至8日,以“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体态各异的智能机器人在展会上各显神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正悄然走来,为生活带来舒适和便捷,为生产带来高效与安全。
正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多款仿生机器人、象棋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等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展现智能化的未来生产生活场景,吸引与会者驻足互动。6月21日,与会者在博览会现场观看一款咖啡机器人冲泡咖啡。
近日,新华社旗下新华财经、新华网、半月谈、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名牌网携手人民政协报、中国经济网、消费日报、中国食品安全网、环球时报等二十余家权威媒体走进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探访我国燕窝头部品牌——燕之屋的匠心工艺与科研成果,聚焦行业“领头燕”的创新发展路径。
据路透社11月9日报道,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新闻主播”(AI主播)在中国东部城市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出,吸引了好奇的观众纷纷驻足。报道称,这个AI主播是以中国新闻主播邱浩为原型的,它身穿黑西装打着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