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公国(263年—347年),蜀汉灭亡后,魏国封刘禅为安乐县公,建立了安乐公国。永嘉之乱之后,迁往成汉。347年,东晋灭成汉后,安乐公国也随之灭亡。安乐思公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时的“该死名单”上,前朝皇室永远是第一位。但在三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个特例:蜀汉末帝刘禅。他不仅在投降后保住了性命,还被封为安乐公,享受着令人艳羡的待遇。这究竟是曹魏的仁慈,还是另有玄机?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刘禅的待遇确实令人咋舌。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蜀汉自打刘备去世之后,仿佛一直是诸葛亮在苦撑全局,而后主刘禅基本没什么存在感。不过呢,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即便是刘禅想有所作为,但也做不到,诸葛亮就如同一个溺爱孩子的老父亲一样,已经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在历史长河中,刘禅作为刘备之子,成为蜀汉的末代皇帝,常被戏称为“扶不起的阿斗”。蜀汉灭亡后,曹魏将刘禅和蜀汉的大臣们迁往洛阳居住,封他为安乐公,享受公爵的待遇。然而,这时的曹魏已经被司马家族实际掌握。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成为晋王。
自秦始皇称帝到清末溥仪退位,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大大小小一共有60多个封建王朝,这些王朝的亡国之君们大都下场不好,如晋恭帝司马德文被闷死,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死,明崇祯帝上吊自缢身亡,然而仍然有一些亡国之君,虽然国家灭亡了,但是自己得到了新朝的优待,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