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银川人评价“西海固”人的文章,对这些来自贫困山区的人们充满偏见,大多以恶意诋毁为多数,称他们为“山狼”。有网友称,山狼,请滚回西海固,没有“西海固”,银川会更好。其实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山狼”,二十年前来银川读书,那时候人们对山区的孩子偏见蛮严重的。
西海固,就是1953年成立的西海固回族自治区,下辖西吉 、海原 、固原三县—— 取三县名称首字,即为“西海固”,在当时,还属于甘肃省管辖,此后行政区划几经变迁, “西海固” 变成了 宁夏南部山区 的代称。
当年“西海固”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今天宁夏的固原,现在这里农田遍地、绿树成林。图/固原大城小事来源 | 地道风物(didaofengwu)《山海情》,红了“西海固”,绿了固原,宁夏的最南端。这里的大部分地区曾属于“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也就是《山海情》中的“西海固”。
但或许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西海固”这个名字背后的更多故事。如今的“西海固”地域,位于六盘山脚下,涉及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县区。
近日,第27届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出炉,热播剧《山海情》拿下最佳中国电视剧大奖。这部扶贫题材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宁夏西海固人民移民搬迁、脱贫致富的故事,因为众多“老戏骨”同台竞技,取景道具考究,内容接地气而好评如潮。
这是明代诗人胡安所写的《固原》,固原又称萧关、原州、高平等,是西海固地区的中心。因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西海固的知名度空前提高。但在地图上,其实找不到西海固,作为行政单位,它只存在了2年左右(1953年至1955年),1982年后,西海固作为称谓,又重新被提起。
这几天大力丸一直没日没夜紧追一部名为《山海情》的新剧,拍得真不错,颠覆了对以往扶贫剧脸谱化、高大上、好好好的认知。这部剧讲述的是在福建对口帮扶下,宁夏西海固的吊庄户移民搬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瓜果飘香“金沙滩”的故事。
李增辉 刘红 曾伟 方开燕 宽容 贾茹 曲源 梁宏鑫 王晶 王嘉澍。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把西海固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也成为贫穷的代名词。经过宁夏人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那“焦旱赤裸的远山”、“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早已变了模样。
1月12日,电视剧《山海情》正式开播。这部由正午阳光出品的“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通过前两集剧情先一步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感受宁夏西海固人民的乐观与可爱,一起见证他们脱贫致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