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业新质生产力、土特产“长成”大产业等话题被代表委员们热议。
雨水节气刚过,位于兴义市食用菌产业园的兴义市福丰农业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智慧菌菇室里,菌菇争先恐后地“破棒而生”,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菌菇。“菌棒的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光、湿、气’,我们的智能养菌室能根据菌棒的生长态势,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为菌菇生长创造适合的环境。
央视网消息:除了粮、油、蔬、果,近年来,食用菌也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而大食物观的发展也给小小的菌菇带来新机遇,如何通过提升菌菇生产质效也成为大家努力的方向。在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菌菇生产企业正通过“智慧农业设备+良种”让小小的菌菇开出“致富伞”。
南都讯 记者曾海城 通讯员陈敏温度、湿度、光照,手机上都能看到,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下北村蘑菇种植基地,种植蘑菇不再“靠天吃饭”,将传统种植经验转化为数字模型,从“凭着感觉走”到“跟着数据走”,数字技术正助力下北村食用菌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一座现代化的白蘑菇生产基地正在利用科技改写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通过智能化控制、立体栽培等技术手段,把蘑菇种植从田间搬到了工厂,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安徽省蒙城县以科技创新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智能菌菇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扎实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在蒙城县绿色智慧食用菌产业园,“菌菇房”里的平菇长势喜人,还有四五天的时间,这一房的平菇就可以采摘上市。
3月2日,探访位于江西安远县的江西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菇瓶栽工厂,该工厂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菌菇的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菌菇品质,年产食用菌达5000万瓶。图为工厂的工作人员驾驶拖车将满满一架子菌瓶准备移入智能出菇房。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徐桂军 杨炜霞 潍坊报道在潍坊诸城市龙都街道的田野间,10座科技感十足的食用菌智慧方舱巍然屹立,犹如科幻片中的“微型工厂”。这里,一朵朵菌菇在精准控制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走进公主岭市陶家屯镇马家店村智慧农场,一望无际的玉米郁郁葱葱,玉米行间,一朵朵平菇点缀其中,工人们正忙着采摘、称重、装箱、搬运,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已经出了的蘑菇有平菇和鸡腿菇,其他的蘑菇大概是在9月中旬会陆续长出来。
来源:科技日报 【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蓓蓓“我们这里蘑菇长得还挺好,如果您需要,明天早上过来拉就行。”前段时间,山东省邹平市明集镇牛家村党支部书记穆玉文给采购商打了个电话。挂断电话后,穆玉文在出货本上又记上一笔订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毛海刚 孙京信在占地40平方米的智慧菌菇方舱里,香菇等食用菌享受着舒适的恒温环境,可以一年四季生长,这就是青岛平度市开启的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根据不同菌类情况,单个方舱年利润可达15万元。“你看,这些香菇长得多好,可以生吃!
推开菇房的保温移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3个36米长、1.5米宽的栽培架并排摆放,每个栽培架顶端挂着一或两个白色方形“小盒子”。“小盒子”叫5G环境数据采集系统,虽然貌不惊人,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整座菇房的“耳目”。
“村里共建设了13间智能菇房,最近采菇不间断,每8小时就能采一轮。”丁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杰介绍,这13栋智能菇房来自山东世纪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5月投产,历时3个月建设完工,种植了附加值较高的黑皮鸡枞菌。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偌大的蘑菇房,用手机就能控制温度、湿度,调节蘑菇种植环境;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数控式鱼菜生态循环实现了鱼菜共生…… 在阜阳市太和县实施的兴村项目中,一批具有“智慧含量”的农企项目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眼下,棉花即将迎来采收季。9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的天业集团蘑菇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上,数字不断翻滚,实时更新着最新数据,这些数据记录的是这片示范田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尽显科技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