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绿色贷款正以“量增质优”的态势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连续四年实现超20%的高速增长,规模较2021年末翻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实习生刘喜月 北京 广州报道编者按:随着ESG披露标准日趋统一并逐渐从自愿向强制过渡,银行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行业,其自身的ESG能力和披露水平的提升对推动整个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日前,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其中披露了一季度绿色贷款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1%,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
每经编辑:万清澄近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九江银行落地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投放碳减排贷款约3.5亿元,先后支持九江、赣州、萍乡、上饶等地7个碳减排项目建设,预计带动年度减排量达7.4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有效赋能社会低碳转型发展。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7月2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市各项存款余额13.40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2万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回报周期也比较长,钱从哪里来?仅靠政府资金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题:绿色信贷和债券成绿色金融市场主导产品作者 胡玉玮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组首席分析师冯天泽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组分析师绿色金融是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重要金融活动,已上升至我国重要战略层面。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4日讯(记者陈小敏 通讯员袁征)14日,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获悉,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三家金融机构纳入湖北省碳减排支持工具范围,从4月起,可首次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中新网广州2月13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13日消息,2022年以来,该行辖内金融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广东企业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236亿元,惠及企业527家,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15万吨,投放规模居全国前列,有效撬动绿色信贷高质量增长,在推进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在金融领域所形成的新型供求关系。陆磊表示,围绕绿色金融,中国人民银行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支持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等领域加速聚集。 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