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如今人们对生死观的改变,去世后选择捐献遗体都得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进行器官摘除时,仍要给逝者打麻药,难道人在去世之后仍然能感受到疼痛吗,还是说背后有什么讲究或者秘密?遗体捐献先为啥打麻药?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器官捐献是在捐献者已经死亡的状态下进行的。
根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实现的器官捐献人数有43237人,捐献器官有131043个,成功挽救了十几万人的生命。器官捐献是一件十分高尚神圣的事,不过对此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过去多次脑补过的恐怖情景真的发生了,当医生准备取捐赠者心脏时,他竟在手术台上醒来了。2021年10月,一个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的男子托马斯(Thomas 'TJ' Hoover)因为吸入D品过量,被医生宣布脑死亡。
综合美媒报道,近日,美国肯塔基州。36岁患者Hoover被宣告脑死亡后,却在器官捐赠手术中苏醒。涉事医院和器官捐赠机构正在接受调查。2021年10月,Hoover磕药过量被送往Baptist Health Richmond医院。随后医生宣布他脑死亡。
自贡网记者 张才 罗乐 宋姿熠悦悦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她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只有春节,一家人才能团圆。今年夏天,18岁的悦悦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医护专业的新生。正当悦悦对未来充满期待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的生活转瞬间浪涛四起。
【来源:光明网】张明文,是安徽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的一位村民,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却做了一件不普通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是一张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和安徽省红十字会出具的捐献证书,捐赠人一栏中写的正是张明文。那么,张明文为什么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呢?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有效医疗手段。但因为器官短缺,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在中国,每年有30万器官衰竭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他们之中只有2万人左右能得到移植手术的机会。每年的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崇高而无私的行为,它不仅给予了重病患者新生的希望,也是对社会医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重要贡献。几天前在跟一个在这方面工作的朋友聊天中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前后必须要做的几个方面准备:捐献前主要是联系部门登记遗体器官捐献的起点,是捐献者或其家属的无私奉献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