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本中岛飞机公司经理中岛知久平提出研制一种Z型机计划。该飞机是种洲际轰炸机,计划安装6台5000马力大功率发动,最大飞行速度77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13000米,航程15000公里,有三种机型:第一种是轰炸机,载20吨炸弹。
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7433字,图片56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代的规则,为了通俗易懂,所以所以编者采取常用编号与代号(机型编号后的英文名称为盟军代号),需要深入的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照。
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6546字,图片51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代的规则,为了通俗易懂,所以所以编者采取常用编号与代号,需要深入的友友可以自行查阅对照。
B-17“飞行堡垒”轰炸机,这是全球第一款全金属结构机身轰炸机,四发下单翼常规气动布局。中岛G8N“连山”重型轰炸机如果在1943年能够顺利批量生产,那么对于美军来说还有一战之力多少构成点威胁,但时间不等人想法再多没有国力支撑“连山”终归消逝。
B-17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机身的4发重型轰炸机,也是极为有效的轰炸武器。不但能飞得更高,更在战争中中投下了比任何美军机种都多的炸弹。总计在整个战争之中,B-17机群一共在欧陆丢下了640,000吨的弹药,超过所有美军轰炸机投掷量的40%。
二战期间日本工业生产能力远不如西方大国,但当时在整个亚洲却是最强的,在军事方面很重视战舰和飞机的发展,虽然当时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但飞机种类却很全,我们可能通过影视了解到二战日军最常用的战机是零式、九六式、九七式等,但在二战历史上,日军的飞机型号要远比这多。
第一个字母是机种,舰载战斗机是A,局地战斗机是J,水上战斗机是N,夜间战斗机是S。零式战斗机是日本海军开战时最新锐的战斗机,这种飞机在我看来和Bf 109颇相似,就是初始设计对机体的潜力挖得太狠,到了后来缺乏改进的余地。
Me-323 长 92 英尺,可以在最远 500 英里的范围内运送 120 名战备部队或 26,500 磅货物。Focke-Wulf 曾打算让 Condor 在 20,000 英尺的高空载客飞越大西洋。
在二战爆发前,日本海军便制定了“渐减作战”的舰队决战思想,即在主力舰队决战前,先由航空母舰等先头部队消灭对方的先头部队,然后再向前攻击并削弱对方主力舰队,给处于劣势的己方主力舰队创造良好的决战条件,因此能够有效击沉对方主力战舰的鱼雷攻击机成为了日本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珍珠港
火力增强改型:雷电21型图1.日本陆军山寨自美国的12.7毫米航空机枪Ho-103型首先改进的是火力,数年以来的作战证明,7.7毫米机枪即使是对付战斗机威力也远远不足,面对重型轰炸机根本就毫无用处,设计团队将两挺机枪升级为两门20毫米机炮,一共达到四门20毫米机炮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