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友善的提醒——“多喝水”。感冒了,多喝水;天热,多喝水;防生病,多喝水……喝水,真的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喝水太少,不利健康;过度饮水,则可能引发水中毒。到底该怎么喝水?你知道吗?01 每人都有适宜饮水量任何事情都应该适度,喝水也是如此。
近日,福建泉州一女子误服了少量干燥剂,她害怕中毒,慌忙咨询朋友,上网查询,得出“需大量喝水促进新陈代谢”的自救方法。于是在3个小时内狂喝10升水,不料喝完没多久,就出现头晕恶心、手脚抽搐等症状。送医诊断为急性水中毒,病情危急直接送进了ICU,治疗数日后终于转危为安。
这些关于健康饮水的知识 你应该知道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凯都说水是万物之源。水占人体的70%左右,血液中含有92%的水分,其对于营养物质的运输非常重要。水溶性营养素会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将养分输送给全身各个细胞,帮助各个细胞提供能量。关于水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少喝饮料,水可以管饱;果汁含糖量高,但水果可以敞开吃;运动有益健康,所以要多举铁;泡脚有益健康,睡前一定要多泡一会儿……”类似这样的养生经,想必你我都见过,许多看起来还挺有道理。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因人而异。有些养生方法,用错了人,或者细节错了,就可能坏事儿哦。
水中毒,也称为水肿,是由于身体过度摄入水分或由于身体药理反应引起的水分在细胞内积聚的现象。在炎热的夏天,不少市民习惯通过大量饮水来补充水分、防止中暑,殊不知饮水过量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出现“水中毒”现象。水中毒体现为哪些症状?高温中暑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真的是从小听到大,肚子疼?——多喝水!感冒发烧?——多喝水!头疼脑热了?——多喝水!反正有事没事都要多喝水,仿佛喝水能治疗一切疑难杂症。可喝水并没有这么简单,医学专家提醒:“喝水不在于多,而在于会不会喝,没有科学饮水,也会送命。
“水中毒”听起来很是惊悚,日常我们常常说要多喝水,补充水分,也一直认为水应该是最无毒的物质了。血液中的钠离子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人体不适,而当人体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低时,就会出现疲劳感、 头疼、 呕吐或者其他神经症状,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呼吸困难, 甚至死亡。
经医生分析,系因感染新冠病毒后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引起。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杨鹏介绍,该患者于12月10日左右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全身酸痛症状,发烧至39摄氏度,并呕吐了2次,呕吐后该患者开始大量饮水,“家属描述说,她不停地喝水”,继而出现肢体抽搐、神志模糊的症状,被紧急送往监护室抢救。
8月7日据美媒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位35岁女子萨默斯,在度假时20分钟内喝下4瓶水后身亡。医生表示,萨默斯死于水中毒,水中毒主要是因为人体的水摄入过多,而导致低钠血症,人体内的水位上升后细胞肿胀引发健康问题。她喝下的每瓶水容量将近480毫升,4瓶几乎是一个人全天的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