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莲县九仙山下,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建有一座白鹤楼,山下的丁家楼子村正是因这座楼得名。北宋熙宁年间,苏轼出任密州(辖区包括今诸城、五莲等)知州。在密州任内,苏轼灭蝗赈灾、扶贫济困、兴修水利、缉盗维稳,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治理,密州灾情消退,盗贼平息,百姓安居乐业。
这丁家楼子的水是优质纯粹的山泉水,TDS检测的数值是35,每天来接水的人络绎不绝。加之丁家楼子背依九仙山,又是苏轼曾建白鹤楼的地方,现有白鹤楼遗址以及苏轼的多处题刻,还是《金瓶梅》作者丁惟宁的故居,存有全国唯一的石榫石卯结构的祠堂—丁公石祠。
按:7月22日,事儿君推送了丁氏后人丁永志先生《关于“小黄楼”的回忆》之后,得到消息称: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小黄楼”已经修缮完毕,现正在布展。在不久的将来,将作为历史见证文物和教育基地对外开放。闻之欣喜,“小黄楼”终可摆脱当茶楼、饭店、会所的命运,得其所用。
大众网实习记者 秦伟薇 潍坊报道日前,在潍坊市新华新阅广场展演厅内,“今兮读书会”开启2025年圆桌派活动,活动以“老潍县四大家族之丁氏家族的过往今昔”为主题,吸引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参与,共同探寻潍县丁氏家族与十笏园的历史韵味。
文/席波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最负盛名的文学家。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调往密州(今诸城市,含现在的五莲县、高密市、青岛市黄岛区部分区域)任知州,于熙宁九年(1076)冬,离任密州。
文/席波春分时节,家乡已经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春的气息。这昂扬勃发的春天,似乎也把同学的热情点燃了。同学群里,群情激昂,热闹非常,热切的思念之情与浓烈的同窗之谊,最终凝成一种相聚的共识——相约九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