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全国最大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家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到底有多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9%。出口7037.8亿元,增长9.6%;进口1.18万亿元,增长25.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设计的又一艘绿色首制船型近日交付。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我国首制950标准箱(TEU)甲醇双燃料动力支线集装箱船命名交付。绿色航运是全球航运业的新趋势和新赛道。
本文内容和数据均来源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的原创文章,信息来源已在文末标注。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直都是非常发达的。在近期各地陆续发出了自己今年上半年的GDP数据之后,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11月1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向荷兰船东交付一艘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随着这艘船的交付,中国造船业迎来新里程碑——外高桥造船成立25年来累计完工交付579艘(座)船舶和海工平台,共计1亿2587载重吨,成为我国第一家完工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的船企。
上海与大型邮轮的故事翻开新篇章。2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表示,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建造大节点计划正式确定,建造进入全面提速阶段,预计2026年年底前命名交付。对于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来说,这是关键一步。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2.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6%,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8574.9亿元,增长1.8%;进口1.24万亿元,下降0.2%。今年1至6月,上海保税物流进出口增幅扩大,增长达3.4%,但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752.
今年8月,中国一举拿下全球近九成的造船业订单,在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成为趋势的当下,上海三家船厂表现抢眼,仅上半年就完工交船38艘。然而成绩背后,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中国造船业亦有隐忧。中国为何能成为“世界船厂”?造船业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图说:上海市海洋局正式发布《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摄新民晚报讯(记者 罗水元)今天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上午,上海市海洋局正式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海洋船舶工业以184.
2024年上海的海洋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成绩单,海洋生产总值达1138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名义增长11.2%,对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贡献率超20%。同时,上海贡献了全国10.8%的海洋生产总值,单位海域面积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一。
新加坡和上海哪个强?上海能承受的新加坡说不定。新加坡和上海哪个更强?有一个段子说:你去新加坡打工5年,上海的房价翻了3倍,就是这么任性。新加坡和上海到底哪个更强?·第一、经济发展方面。新加坡拥有庞大的人口,但缺乏相应的自由出入的腹地,因此新加坡只能追求国际化发展。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泰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故事尚未完结,新一页篇章正在拉开。根据不久前公开的数据,我国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为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船舶出口正在成为一大出口增长动能,同比增速达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