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淀粉肠也会有‘塌房’的一天。”3月15日,央广网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无专门国标等乱象,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一时间,“淀粉肠‘塌房’”相关话题冲上热搜。随后,有网友晒出自己刚刚购买的淀粉肠和烤肠机,称本想靠淀粉肠创业,但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德州报道近日,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等等风波,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一时间,淀粉肠“塌房”相关话题持续霸榜各平台热搜,不少消费者直呼“不敢吃了”。此次“风波”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影响是否已经过去?销售情况是否有升温趋势?
“原来卖淀粉肠是朝阳行业,一夜之间这就成了夕阳行业,你说气人不气人。”谈及此事,摊主苦不堪言。“别提了,我今天还在跟隔壁的哥们聊这个,原来卖淀粉肠是朝阳行业,一夜之间这就成了夕阳行业,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出摊俩小时,今天晚上你是第一个来买的,我就当开个张了。”
被央视315曝光的淀粉肠好像又行了!近日,陕西西安大学有学生发帖说,校门口的淀粉肠摊位,在315的第二天就贴出了检测报告和食品安全声明书,自己经常在这个摊买淀粉肠 ,感觉老板求生欲太强了,3万的生意硬生生搞出了30万的架势。
追求干净配料表的年轻人,扭头就扎在大街小巷的烤肠摊子旁边,把两三块钱一根的烤淀粉肠吃成了“网红零食”。在若干年前,火腿肠追求的是肉多,加淀粉会被嫌弃,甚至国标也以淀粉含量的多寡来定义产品级别。如今,一些消费者转头追求淀粉肠,甚至有人声称,“但凡有一点肉都不爱吃了”。
“以前一个晚上可以卖上百根,最近二十根都卖不出去。”最近,淀粉肠风波还在持续发酵,淀粉肠摊主们苦不堪言。今年3·15期间,有媒体曝光了部分商家生产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无专门国标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