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焦虑、发疯、孤独……年轻人的情绪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方需要共同重视的社会议题。近期,新型社交平台Soul App以“关注年轻人情绪”为主题,邀请权威机构宛平南路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入驻,通过发布瞬间等方式与用户互动,并将在站内连续七晚开设线上情绪疗愈派对。
昨晚,来自世界各地的喜剧人汇聚兰心大戏院,一台《喜剧开演了》拉开了演艺大世界·第十届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大幕。今年,上海国际喜剧节将首次陪上海观众一起“跨年”,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42台剧目、337场演出在各大剧场及“演艺新空间”上演,将笑声传递到上海的各个角落。
“600号”对上海人来说是一种“心照不宣”现在它还成为了不少上海网友精神界的“世外桃源”从前几年中秋全上海都在求购的宛平南路600号“精神饼”到不断出圈的口罩、咖啡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摇身一变成为了网友们心中的“文创顶流”最近,宛平南路600号又出新品了!
上海宛平南路600号联手朱家角大清邮局在今年端午节前夕,推出了“精神粽”。 本文图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供图端午节前夕,上海宛平南路600号又推出了“精神粽”。这一次,是为了给即将参与中考、高考的学子送上祝福,希望莘莘学子能“一举高粽,金榜题名”。
为迎接2025年元旦及农历新年,黄浦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上海国际访问者中心)携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宛平南路600号),与热门游戏IP《冲呀!饼干人:王国》展开合作,于近日起推出“‘饼’肩前行,烘焙甜梦” 2025年上海黄浦区迎新特别活动。
你想象过与数字人心理治疗师对话,不用约时间、不用约地点,随时随地就能展开一次交心谈话吗?你想象过心理疾病易患人群在虚拟现实的空间中接受心理评估和干预,不用大费周章地去线下接受评估吗?这些都有可能实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最近又出大招,要把元宇宙用于心理健康建设。
一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有机所”)通过“沪科普”上海科普交易专板完成了首单交易案例。一年后,“宛平南路60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技所”)组织了11个科普成果项目路演。
春节假期后复工第8天,网络上“哀声一片”,似乎打工人脑子里都有一个声音:人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工作?接诊了越来越多因焦虑抑郁等问题来访的打工人,据此,出版了一本《轻松上班:打工人心病处方》,以个案展开,不仅解释了精神内耗、职业倦怠等问题的成因,而且贴心开出了自助和互助的“心病处方”。
上海人最熟悉的“600号”月饼来了!那么,今年的“600号”月饼在整体包装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试图向公众传递怎样的心理信号?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采访。记者发现,今年的“600号”月饼更像是一款文创月饼,文艺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