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除了工程师外很多职业都有这个问题,像“运动员”这些人数较少的特殊职业自不必说,事实上没有永远稳定的工作,不少人在做着不稳定的工作,像工程师的不少父辈其实做着“有了今年没有明年的事情”,现在不少地方的农村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其实很少,很多人其实是在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匠,或者是在路边推着车子卖烤串,很可能一个工地做完了就没事做了,或者城管一来就要收摊回家了。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湾薪资差距越来越大,拥有百万年薪的待遇令人称羡,不过一名30岁的台积电工程师透露,6年工作下来才发现,生活和他原本想象的不同,“这个工作只是个体力活…可能35岁我就不会继续做了”,没想到还引起不少男性网友共鸣。
35岁裁员潮:一场被误解的产业转型阵痛35岁职场危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2023年人社部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显示,35岁以上群体职业流动周期较十年前缩短了40%,这个数据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年龄焦虑,更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