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出圈”的同时,人工智能在图像生成领域的运用也进一步升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AI写实风格的肖像图,其堪比精修照片的光影、层次、肌理处理,打破了“二次元”和“三次元”的边界,也引发了“有图不再有真相”的讨论。
7月5日,人工智能机器人伸出仿生机械手与参观的小朋友握手。滨州日报/滨州网上海特别报道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期间,500余家知名企业携带超1500项科技展品参展,5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
你的朋友圈被AI写真照刷屏了吗?只需9.9元,上传20几张照片,便可以生成一套媲美照相馆的写真,最近,AI相机“妙鸭相机”“45AI写真”等走红网络,吸引不少消费者尝试,在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纷纷晒图。不过,一夜爆火之后,争议随之而来,用户上传的照片如何处理?是否会挪作他用?
从几年前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新的“自动作画AI”跳出来,凭借精心调试的案例吸足眼球。但在精致的画面背后,最让人吃惊的还是这些AI的画图方式:直接描述想象中画面,它就能生成对应图像,就像能听懂人类的自然语言一样。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前中国正在重点发展的新方向,这些技术的出现,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也被国家列为战略发展新方向,在日本的一次智能围棋大赛上,由深圳的一个研发小组研发的中国人工智能实力爆表,一举击败20多个前来参赛的各国人工智能,拿到围棋10段智能大赛冠军,日本终于跌下了神坛,美国都羡慕的不得了。
近日,一款在线生成照片的AI相机引爆社交圈,只需9.9元,上传至少20张正脸照片,用户就可以生成一套AI写真。火速蹿红后,该AI相机也遭遇了“隐私”争议:用户上传的照片会被如何处理?个人隐私信息如何保护?用户内容可被“任何形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