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 俄罗斯卫星社12月26日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根据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12月26日发布的预测,中国将在203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而发展中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的追赶将推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
,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你或许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标签上印着“中国制造”,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从家用电器到基础设施,中国产品早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在“中国制造”席卷全球的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中国智造”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崛起,重塑着世界经济格局。
如何判断2023年的经济走势?在1月17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1月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回应,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加深,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岁末之际,多家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走势作出展望和预测。但新冠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仍将持续,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面临严峻挑战,对于经济供需两端的影响或将持续存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冲击较大,国际上地缘冲突升级,海外需求不确定性加大,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未来经济增长仍将构成挑战。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26日在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强势复苏,IMF的1月预测认为,今年中国GDP的增速将达到5.2%,相较2022年大幅提高2个百分点。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会中表示,未来中国仍会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疫情之后的V形反弹、V形复苏已经开始。预计三至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继续反弹至5.5-6%。我们对下面两个季度经济的复苏有信心。”
据彭博,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在最新的年度世界经济排名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规模在2022年首次超过100万亿美元,但由于决策者继续应对高通胀而提高利率,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停滞不前,并很可能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