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个叫袁枚的,是个小说家,他仿效《聊斋志异》曾经写了个小说《子不语》,后来呢,又陆陆续续写了些续篇,也汇成了集孑,称《续子不语》,为什么叫《子不语》呢,论语不是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嘛,所以就起了这么个书名。
这一段是《子不语》中标准的一段鬼故事,后世多少鬼故事创造者,都借鉴了《子不语》中的鬼故事,而骷髅报仇是《子不语》中第一个鬼害人的故事,其意义不言而喻,其译文如下:常熟人孙君寿,性格非常恶劣,喜欢慢待神仙戏谑鬼怪。
一天,带着十几只鸡到城里卖,快到城门时候,一个美女叫住他:“刘郎来呀,坐石头上,有话对你说。我是神仙,和你有缘,所以坐在这里等你。你不要怕,我不会害你,还会帮你,只是命中注定只有三年缘分。你这趟去卖鸡,肯定会遇到一个人全部买下,可以一下全部卖掉,能得到8400文钱。”
两神相殴 秀才钟悟,是常州人,一生行善,晚年没有儿子,而且衣食不周全,心中郁郁不乐。病重临危时,对他妻子说:“我死后先不要放我进棺材中。我有不平事,要投诉冥王。或许有灵验,也不一定。”随即就气绝了,而心口还有温暖,妻子依他的话,不动尸体等待着。
康乾年间,在吴,楚之间,有个江湖奇人,此人名叫曾虚舟,自称来自四川荣县。曾虚舟行事癫狂,嘴巴上喜欢胡说八道,但神奇的是,他好像有读心术一般,在嬉笑谩骂间,他往往能一语道破别人的心事。人们遇到有悬而不决的事情时,只要到曾虚舟面前去,听他“胡说八道”一番,往往就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三头人 康熙时期,吴逆(吴三桂)叛乱,交通要道断绝。有湖州经商的张氏兄弟三人,从云南逃出来,沿着蒙乐山东边步行了十天十夜,就迷路了,靠采木叶草根充饥。早晨走在旷野中,忽然大风从西边刮来,如海潮江涛般的声音。
雷公被绐(dai四声,这里是欺骗的意思) 南丰的征士(不接受朝庭征用)赵黎村说,他的某个祖辈,是乡里的豪士。明末大乱时,有匪类某人,横行乡里,常喜欢借各种名目活动收钱,穷苦人家很苦恼,赵因此上告官府,驱散了他们。群匪没有收入,积下很多怨恨。
狐撞钟 陈树蓍担任汀漳道的官职时,海上忽然漂浮一钟来,大到可以容纳百石(十斗)。人们以为是祥瑞,报告官府,就在城西建筑高楼,悬挂这个钟。撞这个钟,声音能传十里外,选乡里的老乡民李某掌管这座钟楼。没多久,海水屡次咆啸,陈树蓍认为金与水相呼应,海啸的原因,是钟声召来的。
三乐大掌柜译文系列之《子不语》,每日一更,多有舛误,敬请谅解,也烦不吝赐教。赵良栋大将军的儿子襄敏公,在保定当总督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他正在西楼读书,门窗都是关着的,有一个怪物从窗缝里挤进来,身子扁扁的,到房间后开始用手搓头搓脚,慢慢像气球一样胀起来,成了一个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