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动画短视频成人化低俗化亟待整治近日,山东济南的张女士在辅导女儿写作业时,因双方意见不合,女儿对她竖起中指并对其爆粗口,气坏了的张女士严厉批评了女儿,并从其口中得知这些脏话和侮辱人的手势是从动画短视频中学来的。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刷到低俗劣质短视频,61.6%的受访者会直接划掉不观看,54.9%的受访者会屏蔽该视频内容账号,40.1%的受访者会在评论区吐槽。
12月12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本次行动围绕短视频领域多发频发的乱象,集中整治三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短视频传播虚假信息问题、短视频展示不当行为问题、短视频传播错误观念问题。
前不久,中央网信办发出通知,围绕传播虚假信息、展示不当行为、传播错误观念三类突出问题,采取优化推荐机制、强化平台审核把关、加大处置力度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来源:【银川新闻网】短视频已成为当下获取信息、文化娱乐、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也让不少人大有沉迷之势,但是一些短视频内容真假难辨、是非不分、低俗擦边,甚至有些平台重流量、轻管理,放任导向不良信息传播,严重误导大众,亟待规范治理。
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 杨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来源于新华社从“西湖1500元捞手机”到“安徽阜阳一女子摆拍被前夫家暴”,再到“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近年来,缺乏营养、话题低俗、哗众取宠、制作粗糙的造假短视频案例层出不穷。
12月12日,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的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安排,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
针对短视频乱象,应形成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管、分类分级监管的新型监管模式。各监管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同时,监管部门应根据短视频内容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实施分类分级监管;要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确保平台履行好主体责任。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已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新工具。但由于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深受其影响,需要多方合力防止大学生沉迷,以优质内容给予大学生滋养。短视频为人们带来新的娱乐消遣方式的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石向阳 绘《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动画片被人恶意改编,原本的对话内容被换成低俗、色情桥段。这些内容容易引发未成年人模仿,导致未成年人形成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短视频的渗透率高,已然成为全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