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儿时生病时,父母焦急的眼神和温柔的抚摸吗?那时候,医生在我们心中是白衣天使,是解除病痛的英雄。但随着时代变迁,看病就医的体验却未必与当初一样好- 一切都像流水一样不断变化。有时,你会不会觉得,看个病就像打一场仗?
#赣州头条#网友留言:今天,本人带着家属,奶奶,72岁,去于都县人民医院眼科看病,主要检查眼睛问题,因奶奶从小未接受教育,只能听懂方言及部分普通话,大多数时候都不能听懂普通话,在做眼部检查时,眼科今日坐诊医生缺乏耐心,一直以较大声音对老人家说话,态度不好;同时,文化程度低的老人
首先一般三甲医院都有几千人,包括临床、医技、职能部门等大大小小科室,其次医院内部的人情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当你发现你要看的医生态度冷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立马就变身温柔大哥大姐,可以说“你好,我是本院某某科医生的家属”或者直接说“我是本院职工”,放心,绝不会露馅,因为没有人认识医院里所有人,更何况家属!
我不是说上海医院不好,但我对在上海就医陪诊的体会是颇有感触的。最近因为陪伴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在济南和昆山就诊的经历,3点不同的体验和感触。1-医生态度不同。在上海的三甲医院,能遇到一位态度很好的专家就诊真是算很幸运的。
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提问:没有挂号进诊室向医生咨询,医生也解释了,但是态度不好,可以投诉吗?下面的回答几乎清一色的“不可以”,最典型的评论是:没有建立关系,何来对关系的评价?我也觉得“不应该可以”,我也希望“不应该可以”,然而事实上,即使医生再难以接受,答案却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