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教育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
【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质和关键才能,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
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11月29日-12月1日,由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教育学会、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主办的“素养立意、学本立场——2023四川省第九届初中课堂博览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东辰外国语学校举行。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打破知识壁垒,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整合教学,强化学生的结构性思维。本文中,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吴正宪以“新课标”为依托,结合案例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做出阐述,帮助一线教师更好理解与运用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导向。这就要求超越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德育的作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
前言将艺术融入到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等各学科中去学习思考,可以提升该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好片、好歌、好画好文等融入到历史中学习可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不同年龄学生根据各年级各学科知识点、主题内容等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可以提高该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
近年来,深大附属坂田学校内涵发展成效稳步提升,教学成果显著。立德树人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任务。去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要加强课程的综合与关联,即“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追求。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质量育人,学校育人过程必须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现代化转型。提高育人质量重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育人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发展。但是,应该如何理解学生发展?不同的人,看法存在很大分歧。